近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化工部重要信息系统运行情况通报显示,从2017年11月开始,天津石化化工部大芳烃、PTA、聚酯、芳烃四套装置投用仪表自控率始终保持在100%,操作平稳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消灭了“误报警”,成果喜人。
为了这个成绩,化工部持续开展优化活动,以小指标劳动竞赛带动装置自控率、平稳率和报警率达标,为2017年画上了完美句号。
提升自控率 装置经济运行
化工装置生产中均采用DCS系统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DCS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然而DCS系统能否发挥最好的应用作用,自控率是一项重要指标。
自控率低直接影响装置的产能、能耗和物耗等经济技术指标。为此,化工部转变观念,下决心要提高装置自动化仪表使用水平。
2017年以来,该部优化配置,对大芳烃、芳烃、PTA、聚酯等四套装置的 584个仪表回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统计出当前未投用自动控制的仪表,并以工艺要求、仪表问题、永久废弃和暂时停用等四项原因进行分类,每周以工艺周报形式反映,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执行力。
在日常管理中,该部指定现场仪表责任人和工艺配合人密切协作,分区、分批、分类推进工作,共同处理问题。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采取“限时整改”的方法,拿出解决方案和整改时间表,一旦条件具备,立即解决。
在层层措施落实下,化工部各装置仪表自控率逐步实现大幅度提高,装置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不断提高,能耗、物耗、收率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同比有了较大提高。其中,大芳烃车间全年加工损失率为47%,比公司下达的指标还要好。
小指标竞赛 提升装置运行平稳率
“四合一炉子氧含量应该再往下调整,炉子负压也应该调整一下。”
“嗯,我刚调完,再观察一下。”
2017年岁末的一天,在化工部大芳烃装置中控室,班长胡玉顺和内操杨龙飞认真地讨论如何优化调整工艺参数。
“瞧,二班的平稳率又超过我们了,我们得加油,不然这个月的竞赛红旗要丢了。”刚接班的张军也对班组成员不停地吩咐。
今年以来,化工部深化小指标竞赛挖掘装置潜能,以确保装置高负荷运行增产增效。他们通过不断优化精选装置关键指标,提升了装置小指标拉动装置产量大指标。各车间还加大装置运行平稳率指标权重,做到以装置长周期运行确保高负荷运转。
生产难点攻关 消灭“误报警”
“原料组分出现波动的控制参数容易偏出控制范围,报警声就此起彼伏,还有一些仪表坏值也频繁报警。”说到频繁的报警声,大芳烃车间内操郭海红感到很头疼。
“找准生产难点,让技术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化工部技术科及各车间技术员迅速达成共识。
大芳烃车间根据实际生产负荷调整情况,重新优化各单元参数调控设置,成功解决了该装置相关问题,跨过了装置提量增效的首个门槛。
车间让装置工艺小组牵头,成立了攻关组。副主任刘锦生定期召集技术操作骨干,分单元进行评估讨论,再整合意见,重新优化参数控制范围,能紧的就缩,能松的就合理调整,在质量与产量的基础上提升生产操作的灵活性,最后完成了60多个生产参数报警值的优化设置工作。同时,工艺小组有针对性地规范各单元操作方法,摒弃个别操作工不良操作习惯,让报警率达标。(刘洋 宫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