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18点50分,“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号机组PX泵房钢闸门顺利吊起,PX泵房内指定区域及系统实现进水,相关进水边界经连续12小时考验与一次完整高低潮位的验证,未出现渗漏等超出进水方案要求情况。
5PX泵房进水节点顺利完成,标志着“华龙一号”首堆工程的建设由建安逐步进入调试,“华龙一号”首堆建设步入新阶段。

9月5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项目暨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核电机组再次迎来全新的项目进展——被誉为“华龙”“龙骨”的关键设备堆内构件缓缓落入压力容器,实现了反应堆一回路两大设备的精密配合,完成了堆内构件的首次入堆。
卡拉奇2号和3号核电机组,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技术。它技术先进,安全性能高,与国外现有三代核电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作为反应堆一回路中的关键设备,“龙骨”堆内构件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设计,承担着包络脏腑、支承龙腾的重要作用。这副外形直径近4米、高近10米、由核级不锈钢打造的重逾百吨的骨架不仅要承托起核反应堆的“心脏”燃料元件,还要为堆芯和压力容器承担屏蔽和保护,为堆内各类测量导向提供支承和导向。此次入堆吊入压力容器,是堆内构件安装流程中的第一步,它需要同压力容器实现精密配合,两者之间的最小装配间隙竟达到0.25mm,也就是将成年人的三根头发丝并拢后的距离。如此庞大的外形尺寸同锱铢必较的配合间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体现出了反应堆结构设计人员卓越的设计能力和现场安装人员高超的装配技能。
完成首次入堆后,“龙骨”堆内构件在反应堆内的安装工作正式启动。按照工程计划,堆内构件的安装工作还将持续多月。待全部安装完毕后,华龙一号海外首堆项目将会跨入全新的工程阶段。
为早日实现泵房进水这一重大节点,“华龙一号”建设团队成立专项组,有序、协调推动工作进展。先后完成了泵房内重要厂用水系统、循环水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海水系统管道的预制和安装,进水土建暗渠的开挖和浇筑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
泵房进水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完成鼓网间及常规岛循环水系统及辅助冷却水系统等边界的进水工作,第二阶段实现海水进入重要厂用水系统泵前,为接下来泵组带载试验做好准备。
泵房进水节点的实现为后续核岛电气厂房送冷风、核回路冲洗、冷试等节点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