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随手做’的那些变频器风扇,据说为工厂节约了12.6万元。”6月29日,吉林石化公司乙烯厂电气车间责任工程师李凤英兴奋地对电工齐献阳说。
实施全员“随手做”三年来,吉林石化公司乙烯厂通过工厂每季、车间每月、班组每周“三个不间断”,以及设立数量、回收价值、利用率三个最大奖和随手捡、随手关、随手修的“三个随手”分析、总结、讲评、奖励等自主管理机制,让全员“随手做”成为常态。截至今年6月末,全员“随手做”,已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1141.4万元。
“‘随手做’,就是鼓励全体员工都去做,谁做的项目多、创造的价值大,并且能一直坚持,就重奖谁,就评谁当标兵树劳模。”乙烯厂党委书记刘宏吉在一季度“随手做”工作讲评会上说。
乙烯厂一面坚持文化引导,一面问需管理,苦练开源增效基本功。这个厂在11车间成立“随手做”领导小组,工厂领导和7个职能科室结对包保,自上而下,逐级落实“随手做”检查和考评等6大部分20条措施,从而使“随手做”转化为干部员工自主管理行为。仪表车间以“能维修的不报废,能再用的不丢弃” 为“随手做”的工作主线,在检维修工中推广“阀出财富、秤出金山、气出效益”三种“随手做”项目,今年修复乙烯装置PSA单元电磁阀1台和DCS显示器3台,既让废件变成宝贝,又解生产燃眉之急。
“吃干榨净”成为全员“随手做”的聚宝盆。该厂根据5月份装置大检修开停车工艺系统单元的需求,在机关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征集各种降低物料损失的“随手做”预案,形成了29套装置可实施、可操作开停车方案。乙烯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历经半个多月跑现场、查资料、对流程,形成了丙烯回收“随手做”新方案。在开停车中,他们按照方案向系统引入氮气置换,保持裂解气压缩机循环运行,把物料排放降至最低,剩余物料进入罐区回收或进入燃料气系统,实现了首次循环退料成功,既减少了物料损失,又保证火炬达标排放,回收丙烯242吨,节约创效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