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保有量约17亿千瓦,年耗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电机耗电占中国总用电量的64%、工业用电的75%。国内现有存量电机中高效电机比重不到5%生产的高效电机主要销往国外,同时高效电机在中国的应用比例目前仅为23%~25%。目前政府层面正在通过出台规划性政策全力推动高效电机在我国社会生产中的应用.
IE是电机新的国际能效等级代号,IE1=标准能效,IE2=高能效,IE3=优质高效。目前中国的电机效率与欧美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武玉会称,高效电机在中国的应用比例目前仅为23%~25%。
该数字低下的背后,是巨大的节能潜力。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8月曾表示,中国电机保有量约17亿千瓦,年耗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电机耗电占中国总用电量的64%、工业用电的75%。据测算,工业电机效率提升一个百分点,可节约用电260亿千瓦时。
事实上,去年中国曾经为加快高效电动机的推广,组织了对GB18613-2006《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修订,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新版GB18613-201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已于2012年5月发布,并于2012年9月1日实施。实施后,标准能效产品将被禁止生产、进口销售。
我国高效电机的推广情况与全球差距较大,国内电机厂商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根据国家工业系统节能“十二五”规划,2015年整个IE2的电机将会达到整个电机市场的80%以上。因此,随着高效电机的推广,很大一批中国本土的不具备生产高效电机的厂商将会被淘汰而退出市场,市场的集中度得到提升。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表示,国内现有存量电机中高效电机比重不到5%生产的高效电机主要销往国外。如何启动国内高效电机用户市场、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电机产业转型升级是主要内容。中低端产能过剩、产品竞争力不强,国内电机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而高端产品缺乏,整个行业的升级改造工作急需铺开。行业研究员谢家宸表示,国内电机产业在区域布局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产、运、销、售后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并未很好建立,极大地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5年,关于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通知》中提出。实现电机产品升级换代,50%低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产品、40%高压电动机产品达到高效电机能效规范规范;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7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1.6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万千瓦。预计2015年当年实现节电800亿度,相当于节能26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00万吨。一方面需要控制低端电机项目的上马,应从哪些方面促进电机产业的转型升级?谢家宸认为。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增加过剩产能的运营本钱,倒逼企业自行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完善的税收、土地优惠制度,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合起来,尽快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从而为高端电机的生产制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