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经信委公布了首批1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首批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仅有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东南大学两所高校入围。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获批,是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卓越专业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成果,更是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历史见证。

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高层次人才与技术的集聚和协同创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各类创新资源,以智能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通用产品开发及成果转移扩散为中心任务,加快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0月26日,江苏省经信委秦雁副主任带队莅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进展工作,随同考察的领导包括省经信委科技与质量处李裕桃处长和李凯主任,苏州市经信委孙洪副主任和科技处汪建树处长,苏州吴中区经信局徐兆艺副局长以及科技与质量科叶丰科长。
学院党委书记薛峰、院长苏益南热情接待了秦雁副主任一行。薛峰书记从高职院校的办学使命、功能定位、社会服务战略高度上,向与会领导介绍了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理念与建设思路,建设优势与建设重点。苏益南院长和苏州大学孙立宁教授就创新中心组织架构设想、人才准备、硬件建设、项目储备等落实情况作了介绍与汇报。
秦雁副主任对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就如何启动落实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依托主体必须是多方出资的独立企业法人,以保证其能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二是要系统研究并建立完善创新中心运营的体制机制,以保证其能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三是集聚龙头企业的骨干力量;四是要详细研究制定创新中心发展规划,落实年度工作任务和具体建设内容。
作为《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之首,“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得到了各地政府的积极响应。江苏省是最早实施创新试点的地区之一,同时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中八项工程之一,促进江苏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以“一案一例一策”方式统筹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意见》设立的具体目标为,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有条件、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建成一批省级/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支撑和补充。
(原标题: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批筹建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