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扬州大学副校长刘超教授领衔的“211工程”及重点高校建设项目“跨流域调水和节水工程新技术及应用”通过了中期检查。
以原河海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姜弘道教授为首的专家组经评审后认为,该项目取得的若干标志性成果,如水泵水力模型设计理论与泵装置性能研究、大系统试验选优理论及其在水利优化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江都一站、二站综合技术改造等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该项目自2001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一是以新理论和方法研制开发的“高性能低扬程轴流泵水力模型”,在国家重点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即深圳东江水库向香港供水工程)的5座大型泵站得到成功应用;“低扬程双向泵装置”在国家重点工程——泰州引江河工程高港泵站得到成功应用,至少可节省800万元的建站投资,该成果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首次开拓性地采用数学模型、知识模型和试验选优理论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来开展大系统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部评为“特优”,已应用于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省“十五”水利规划及20多个大中型灌区节水规划,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是与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合作,完成了江都一站、二站综合技术改造,使泵站流量增加30%以上,效率提高9-13%,每年可获得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获江苏省水利科技进步特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