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不仅是制度红线,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陶瓷制造车间的一线工段长,我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健康,还关乎企业的稳定运行,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围绕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我们陶瓷制造车间结合现场情况,重点聚焦员工安全教育、防护用品穿戴规范以及应急演练三个方面,致力于实现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和员工行为的标准化。
一是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夯实思想防线。安全意识是防范事故的第一道防线。针对陶瓷生产流程复杂、岗位操作技术性强的特点,工段坚持“教育先行、警示常在”的原则,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中,所有新入职的员工必须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上岗操作。此外,陶瓷制造车间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安全专题学习,内容涵盖车间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工艺风险辨识及岗位操作流程优化等,以此增强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
二是规范佩戴防护用品,提升防护执行力。陶瓷车间存在明显的噪声和粉尘环境,因此个体劳动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对于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工段从源头抓起,严格执行“防护到位、上岗合规”的管理制度。针对不同岗位所需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目镜、安全帽等,明确了配置标准,并在每位员工上岗前进行检查。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巡查督导,对未按规定佩戴的行为坚决制止并记录通报。并定期开展关于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培训,讲解正确的穿戴方法、注意事项及更换周期,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三是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在“安全生产月”期间,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原料泄漏应急处置”为主题的实战演练,包括初期警报、人员疏散、物资调度、险情控制和现场救援等多个环节。演练前制定详细的方案并分解职责,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与流程改进,确保应急预案既科学又具有可执行性。通过实战演练,员工们不仅掌握了应急操作流程,还提升了协同合作和临场反应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人人知应急、个个会应对”。
我们将以此次“安全生产月”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执行力度与深度,推动全员参与、全岗覆盖、全过程控制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