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城市上半年亮眼的外贸成绩单中,轴承产业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拉动全市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记者从聊城市相关部门获悉,今年1-6月份,聊城全市出口轴承(含零件3.7亿元,同比增长24.1%,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延续了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潜力。

作为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聊城轴承产业底蕴深厚,正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以临清为核心区域,这里已构建起从原材料供应、锻造成型、精密加工到成品组装的完整产业链,聚集了5100余家制造企业,年营收突破500亿元,年产量高达90亿套,涵盖7000余种型号,占据全国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产业规模与实力在国内名列前茅。
近年来,聊城轴承产业通过持续的数字化升级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众多企业如宇捷轴承、博特轴承等积极推进数智化改造,在生产效率、产品精度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初举办的 “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 轴承产业迎春展暨国际精准采购大会,更是为产业拓展国际市场搭建了重要平台,现场意向成交额超10亿元,其中境外意向采购额达2.8亿元,为轴承出口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在轴承产业的带动下,聊城市上半年整体外贸表现同样抢眼。1-6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 362.6亿元,同比增长45.7%,进出口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出口额 165.1亿元,增长7.3%;进口额197.5亿元,增长110.3%。6月份单月,全市进出口总值69.9亿元,同比增长70.9%,增速继续领跑全省,凸显出强劲的外贸增长动能。
聊城市其他传统优势产业也有不俗表现。汽车产业方面,上半年客车(含底盘)出口量突破3000辆,占全省同期客车出口总量的近九成,持续巩固领先地位。农产品出口中,禽肉产品出口5.2万吨、价值10.6亿元,分别增长33.3%、32.3%,对德国出口的脱骨烤鸭成为 “小而美” 代表;棉布出口额9.4亿元,同比增长48.8%,非洲市场需求强劲,对尼日利亚、多哥、坦桑尼亚等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增长显著。
聊城轴承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既得益于自身深厚的产业积淀和持续的创新突破,也离不开当地政府在产业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未来,随着产业对接融合的不断深化和质量攻关的持续推进,聊城轴承产业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为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