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泵阀网首页 -> 资讯首页 -> 机床行业动态 ->电站设备需求将见顶 输电设备入快车道

电站设备需求将见顶 输电设备入快车道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刘磊 日期:2007/1/29 访问:

    A、数  据
  电力设备行业总体进入上升通道
  1月12日,中电联公布了《2006年全国电力行业电力工业统计快报》,电力行业继续高位运行,工业仍是需求主要拉动力量。2006年,全社会用电量为28248亿kWh,同比增长14.0%。分产业看,第一、二产业需求同比增速分别提高2.3和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需求增速则分别降低1.1和1.5个百分点。
  2006年,全国新投机组总量为101170MW(兆瓦),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的90000MW,年底总装机达622000MW,同比增长20.3%,年度增速创历史新高。从电源构成来看,火电占77.8%,上升2.1个百分点;水电占20.7%,下降了2.0个百分点,这是缺电情况下追求短、平、快提高供给能力的结果。可喜的是,作为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风电总装机虽然累计总量仅为1870MW,但是当年增速高达76.7%,归功于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
  2006年的电力设备行业是波澜壮阔的一年,无论是发电还是输配电行业,都处于上升通道。2006年1~11月,我国发电与输变电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14%和34.32%,行业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但毛利率水平却持续下滑,整个行业承受较大的成本压力。据统计,2006年输配电行业投资接近2000亿元,比2005年的输配电投资增长了40%,全国新增220kV及以上线路30000千米,变电容量15000万kVA,行业内各公司业绩普遍呈现爆发式增长。
  B、运行特征之一
  电力设备子行业分化明显
  2006年,电力装配业发展呈现向下拐点,而输配电行业在2006年呈现向上拐点。在输配电行业内,输电设备行业增长速度超过配电设备增长速度,一次设备增长速度超过二次设备增长速度,行业增长差异主要是行业内的驱动因素差别所导致,主要的驱动因素有:电站设备装配业发展增速是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驱动;脱硫行业是上游电力装机与“十一五”电力环保压力驱动;输电是国家电力资源分配(电力装机发展)及国家电力安全驱动;配电领域则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驱动。
  从宏观角度来讲,输电及风电行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其他经济内在因素驱动的行业增长速度则相对较慢。2007年这种驱动因素所体现的收入增长差异会更加明显,这些差异总体表现为电力装配业增速下降明显,输电行业增速会在2006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而输电设备中一次设备增速仍会高于二次设备增速。
  C、运行特征之二
  通过特高压建设培育自主品牌
  目前,我国的输配电设备市场中国内的变压器制造商还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在技术水平更高的开关市场中,本土厂商中标率就很低。本土输配电设备制造商在电网采购中的弱势,不仅仅是因为本土输变电设备在技术、外观上跟国外巨头的差距,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国内设备制造商没有一个过硬品牌,而电网安全性要求导致电网公司对品牌不够强大的国产设备的不信任,在采购中形成采购国外设备的思维惯性。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设若干条特高压线路,国家发改委对本土设备制造商提出了自主制造特高压设备的要求。特高压电网代表当今电网技术的最高水平,特高压电网建设完全用国产设备这一个硬指标给中国的输配电制造业带来了众多的技术难题,而通过合作开发等手段可以使我国输配电制造企业掌握世界领先的技术,并使中国的输配电制造企业树立国际品牌。品牌树立后会渐进改变电力公司、电网公司采购国外设备的思维惯性,这种思维惯性的改变会使我国设备制造商占领更加广阔的高端市场。
    D、问题之一
  电站设备需求即将见顶
  目前,国内三大发电设备集团在手订单充裕,2007年之前的业绩较有保证。2006年,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成为市场共识,未来三年大规模投产机组必然造成发电能力的阶段性过剩。因此,2007年后水电、核电设备需求仍将稳步增长,火电设备需求下滑幅度较大,国际订单可部分弥补国内需求的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电力格局,发电设备需求总量在2007年后大幅下滑之势已成定局。参与水电、核电设备生产的企业抗风险性相对要好些,但企业争夺新增订单与当初用户围着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转的局面已大不相同,未来存在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利润下滑的可能。
  业内人士指出,水电、核电设备厂商较为集中,可部分抵抗电站设备需求见顶的周期性风险,另外海外市场扩张有助于平抑国内需求周期波动。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国水电、核电年投资总规模预计为550亿元,与火电年投资规模相比还是很低,但由于生产水电和核电设备的企业较为集中,而且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提高,相关设备的生产厂商将从中获益。根据规划,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大水电和核电投资规模,“十二五”期末我国水电和核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3亿kW和3600万kW,分别占到总装机容量的25%和4%,期间年均投资额将分别达到750亿元和350亿元。
  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与技术进步,国内发电设备制造巨头已经迈入国际先进制造技术行列。在核电等高难度技术领域市场份额不断增大,并逐步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当中,预计伴随未来国内、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增大,可部分抵消国内需求总量大幅下降的负面影响。
  E、问题之二
  电网设备在投融资压力下有降价风险
  “十一五”期间,电网规划资金需求为12000亿元,因此在不考虑原材料涨价以及电网设备需求加速引起涨价因素的情况下,两大电网公司也要承担年均2400亿元的投资。
  在资金供给方面,2004年南方电网公司营业收入1566亿元,净利润尚不足20亿元,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实现利润143.9亿元,两个公司总计实现利润额不超过200亿元。因此,电网公司的资金需求与供给存在近2000亿元的缺口,电网公司资金压力巨大。
  业内人士指出,电网公司将通过融资增加资金来源,同时将资金压力向上、下游释放,下游有政策刚性约束,因此电网公司会对上游设备制造商进行挤压。受此影响最大的,将是毛利较高而非瓶颈的产品,因此生产企业众多的产品将面临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电网公司压价。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为了减少资金压力采取的策略有:原来国网公司只对500kV的输配电设备进行集中招标,2006年下半年220kV设备采购权也收归国家电网公司集中招标;二次设备采用地区集中招标(据了解,实行这一政策后,二次设备单笔合同额变大,但产品单价有所降低);推广110~500kV变电站点型设计,减少占地5%~10%,平均减少建筑面积5%,静态投资减少2%~5%,输电线路减少钢材消耗5%~10%,静态投资减少5%。
  2006年,国家电网采取的政策产生的效果主要有两点:国家电网公司扩大了集中招标目标群,这样稍差点的输配电设备制造商进入电网公司采购系统,压低该电压等级的设备价格;电网公司直接压低了高毛利产品的价格。2007年,电网公司也许会采取进一步措施向电力设备制造商施压。
  F、趋势之一
  输电设备将步入快速发展期
  从“十一五”输配电行业将完成的技术指标上看,2006年是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序幕,2007年将更加精彩。由于输配电行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二季度是淡季,而三、四季度是旺季,现在输配电制造业订单饱满,2007年一、二季度输配电制造企业主营收入同比将大幅提高,即使是存货大幅提高也预示未来收入大幅增长。
    根据国家电网规划“十一五”电网建设投资12000亿元,比“十五”增长84.62%,输配电设备制造业长期看好。从技术指标上看,“十一五”期间,预计220kV及以上级别变电容量新增9.9亿kVA,“十五”期间此电压等级变电容量增加4.14亿kVA,此电压等级变电容量“十一五”比“十五”增长139.1%。那么,用技术指标将电网投资进行细分,电网投资中输电领域增长139.1%明显高于电网投资增长84.6%,输电领域是未来输配电行业投资重点。
  在输配电行业中,高端设备值得期待。据了解,2010年我国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容量达到17.9亿kVA,而2005年此数据仅为8亿kVA。从具体年度发展情况上看,2006年全国预计新增变电容量1.5亿kVA,那么根据规划,2007~2010年将完成8.4亿kVA,年均完成2.1亿kVA,未来四年220kV及以上变电容量将远高于2006年完成的1.5亿kVA水平,因此更加看好220kV以上高端输配电设备行业发展,2006年输电行业发展也刚刚步入快车道。
  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来,我国输配电行业中电压等级越高增长率越快,而高电压等级增长速度与低电压等级增长速度差距有变大趋势,输配电行业公司生产的产品电压等级差异明显。在产品结构方面,高端产品的发展速度高于低端产品增长速度不仅表现在电压等级上面,同样表现在同一个电压等级产品中高端设备的占比,即产品结构升级。
  配网发展主要涉及的是城乡电网,2005年国网公司经营的区域内31个重点城市,电网覆盖面积占公司电网覆盖面积的5%,用电量占公司经营区域用电量的32.1%。因此,城市配网又是“十一五”电网投资的另一个重点。
  “十一五”期间,仅仅国家电网31个城市的投资额就超过4400亿元,这个还不包括许多中小城市的电网投资,如扬州40亿元、金华61亿元等。“十一五”城网投资是“十五”的一倍左右,因此城网又是国家电网建设的另一个重点。
  G、趋势之二
  政策将驱动风电制造业崛起
  据国家电网公司预测,2010年全国装机容量8.14亿kW,“十一五”期间新增3.14亿kW,年均新增装机6000万kW。而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10年全国装机容量7.5亿kW,“十一五”期间新增电源装机容量2.5亿kW,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kW。无论采取哪种预测,电力装配业发展都趋平缓,预计电力装配业下一个建设高峰将在2010年以后出现。
  在各种电力能源构成中,核电与风电是发展最快的两个子行业,核电设备制造业在我国基本上被三大动力集团以及各重型机械厂所垄断。而风电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并且技术路线并不是走原来传统的火电、核电等模式,因此风电产业的大力发展必然诞生一批新的电力设备制造商,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的崛起时间预计在2007~2008年。
  从风电特许权招标的政策来看,电价在招标中的比重越来越小,而技术、国产化率等指标则权重越来越大,因此风电政策由注重发电向注重设备制造方向转移,而由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制定的《促进风电发展实施意见》已成型,这一政策对风电设备制造商是一次实质性利好,这些利好主要体现在财税方面。
    无论怎样,国家政策是鼓励风电发展,而风电发展的前提就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的崛起,2007~2008年将由国家政策推动风电设备制造商发展,而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崛起之后,将导致风电电价进一步降低,从现在0.49元/kWh向火电价格靠拢,届时风电产业将从政策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H、趋势之三
  脱硫行业高峰即将过去
  到2010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是“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与6家电力企业签订的“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计划书,脱硫工程开工量在2006年达到顶峰。
  现在,所有脱硫公司已经签订的脱硫合同总量已经达到1.8亿kW,而截至2005年12月全国火电机组总量仅3.8亿kW。脱硫企业产能与市场空间有限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种矛盾导致整个脱硫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内的企业所面临的是退出与转型。
  在2006年,我国六家电力集团(华能、大唐、国电、中电投、华电、国网公司)脱硫工程开工出现高峰。考虑开工与确认收入之间的时间间隔,2007年或2008年将是脱硫产业收入确认的高峰。
  节能环保产业是“十一五”重点鼓励产业,2004~2006年是新增装机脱硫市场高峰,2007年之后火电配套的新增市场需求大幅萎缩,老机组尚有2亿kW待安装脱硫设备,存量市场约有350亿~400亿元的份额,预测2007~2009年后仍能维持较高需求水平。
  在早期,由于该行业的丰厚利润及较低的进入门槛,使众多企业纷纷涌进。而随后产生的激烈竞争,使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全行业步入微利时代,行业低价竞争问题一直没有明显好转。脱硫设备成本构成为40%的原材料(主要是钢材)、20%的制造费用(主要是运输费用)、5%~10%的技术引进费用(下降趋势)、30%~35%管理费用等,目前市场价格普遍在200元/kW左右,行业毛利率水平较低。目前,钢材价格本轮回落对于订单充沛的电力环保行业无疑是重大利好,未来毛利率水平有望整体上升。
  I、观  点
  发电设备拓展海外市场时机成熟
  “十五”期间,输变电设备行业技术提升水平较快,尤其是在三峡、西电东送、特高压、直流输电等领域得到了锻炼,目前国内制造水平已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过去行业制造技术落后,出口设备较少,2006年以来,中国输变电设备出口开始初具规模。未来国内电站需求见顶迹象较为明显,拓展国际市场是应对国内需求下滑的最好选择。
  2006年6月14日,中国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塔吉克斯坦签署了总金额约3.4亿美元的输变电成套项目合同。
  2006年7月31日,从阿联酋传来喜讯,中国大型干式变压器制造企业顺特电气有限公司与阿联酋迪拜水电局签订了总值人民币5亿元的干变供货合同。在随后的一年中,顺特电气将为对方提供1775台干变产品。这不仅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一份干变出口合同,在国内也是最大的干变订单;不仅对顺特电气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变压器行业发展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2006年初以来分别获得了马来西亚木卡2×13.5万kW电站、沙捞越电站以及斯里兰卡普塔拉姆30万kW电站三个火电站总承包合同,近期正在跟踪的电站项目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在这些项目中,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均立足于国内企业。
  近日,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与印尼国营电力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承接印尼1000万kW燃煤电站的建设项目(据称,这一装机容量占到目前印尼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30%),建设期为36个月,总金额高达70亿美元。据了解,该项目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在国外承接的最大规模的电力项目,本次参与合作的东方锅炉、东方电机、上电股份都将成为直接受益者。
    由于目前国内发电设备需求旺盛,三大动力集团不但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并且在整个国际市场中占有约32%的比重,给这些公司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但也要看到,目前32%的国际份额主要是国内需求,国际份额大幅上升的原因也是国内新增需求的快速上升。与国际巨头相比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不够,行业过度分散、成套能力不强,出口方式仍然主要依托于国内进出口公司承揽的国外工程,以及国内直接对外投资电站项目,单独参与国际工程竞标能力尚显不足。
  与发电设备相比,输变电还没有完成对国内市场的大规模占领,海外市场拓展尚需时日。从国网公司2006年的中标结果来看,完全国产的变压器、断路器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占比50%左右。在未来,继续扩大国内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是中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电站设备
上一篇:中国石油储备建设有序推进 首座储备设施已运行
下一篇:塔里木建成我国陆上第四大油气田
相关链接
·中国石油储备建设有序推进 首座储备设施已运行
·三一研发成功正流量液压挖掘机
·卡塔尔欲成为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
·全国首家1500吨煤基合成油催化剂项目落户安徽
·瓦光阳自主研制滚子车床提高工效保证质量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阀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100589139@qq.com
国内泵阀区域市场推荐
·上海泵阀交易市场   ·永嘉泵阀交易市场   ·龙湾泵阀交易市场   ·台州泵阀交易市场
·富阳泵阀交易市场   ·天津泵阀交易市场   ·自贡泵阀交易市场   ·北京泵阀交易市场
·福建泵阀交易市场   ·河南泵阀交易市场   ·江苏泵阀交易市场   ·泊头泵阀交易市场
 最新图片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新闻>>
 
连成集团:行业互动,
 
安徽省屯溪高压阀门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李
 
6项空气源热泵行业新
 
芜湖水利协会考察团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的所有资讯,版权均属中国泵阀网所有,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http://www.zgbfw.com。违者必追。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最新资讯
·连成集团:行业互动,勇做技术前流
·安徽省屯溪高压阀门开展《公司法》培训
·2025第7届武汉国际水科技博览会暨泵阀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李林到重庆水泵公司调研指
·调节阀常见故障处理的50种方法
·西南油气田:效益开发“常非并举” 三线推
·6项空气源热泵行业新标准发布,11月24
·2024年06月12日长江镍价格行情参考
·2024年06月12日长江锡价格行情参考
·2024年06月12日长江铅价格行情参考
  最新供应 更多>>
  泵阀标准 更多>>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阀门公称尺寸和阀体端
·疏水阀原理和结构形式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辅助连接壳体承插焊有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 辅助连接壳体螺纹有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焊接端部尺寸
·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铁制旋塞阀
·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铁制隔膜阀
·阀门标准之蝶阀常用标准
  泵阀招标 更多>>
【招标】 招标 :项目标题:河北省石家庄市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河北省邢台市公共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浙江省丽水市主城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河北省石家庄市南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浙江省丽水市中部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北京市昌平区20
  招聘信息 更多>>
销售经理  重庆霞诺飞协泵阀制造有
数控车工  重庆霞诺飞协泵阀制造有
销售文员  上海菡尔佳泵阀有限公司
诚聘阀门电话销售人员  上海菡尔佳泵阀有限公司
电话销售专员  保定耐吉德阀门有限公司
销售助理  保定耐吉德阀门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员  保定耐吉德阀门有限公司
  泵阀诚信会员推荐
 ·永一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百强阀门集团有限公司_高温高压电站阀_闸阀_
 ·浙江纽顿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浙江聚富阀门有限公司_Y型截止阀_料浆阀_放
 ·温州逸捷阀门有限公司_疏水阀
 ·欧拉姆阀门科技有限公司_好阀门柔性造
 ·上海日浙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亿核阀门有限公司_陶瓷球阀_陶瓷闸阀
 ·浙江亿核阀门有限公司_陶瓷阀门
 ·浙江天洲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中钛阀门有限公司_不锈钢水力控制阀
 ·永嘉县得利机电液压实业公司_阀门试验台
 ·浙江加耐特阀杆有限公司_阀杆_热处理
 ·上海科耐迪阀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_阀门电动执行
 ·永嘉县华立阀门有限公司_液控蝶阀_双偏心蝶阀
 ·东光阀门(温州)有限公司_硬碰硬高压双向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