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石油圈内资深人士昨天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国内至少有5000座民营加油站准备转让或出售,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掀起新一轮收购高潮。届时,每一次打包出售的规模甚至可能达到上百座加油站。但也有专家认为此举难度较大。
目前,该人士正在发起成立中国首座加油站交易所(见本报上周相关报道),为上述欲转让的民营加油站和预收购的外资或国资之间搭建平台。“从我这里反馈的消息看,至少有5000座民营加油站已经表达了希望对外出售的意愿。其中,有20座加油站已和我们的交易平台签订了打包转让协议。另外,有40个国家的投资商确认将于年底来华考察这些收购项目。今后,民营加油站打包外卖的规模可能比此前的一次十余家大得多,甚至可能达到一次上百座同时外卖的程度。”
据他透露,这5000座加油站中不乏一些占据优势地段、每天出售30吨以上成品油的高档次加油站,数量大概在200座左右。
“民营加油站打包出售总体上看还是好事情。”资深石油专家韩学功告诉本报记者,和国外相比,国内加油站无论在效率还是布局上都比较欠缺。一些加油站的平均销油量很少,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白白浪费了资源;另一些加油站则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如果能通过这种转让或并购的方式实现加油站重新整合,则无疑有助于国内石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加油站优胜劣汰,从无序竞争走向有序竞争。
但也有专家对此并不看好。
“我个人觉得,以这种方式来解决民营油企困境问题存在一定难度。”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昨天告诉本报记者,加油站星罗棋布在全国各地,要集中起来出售本身就不容易。另外,就民营加油站来说,如果其产权、土地使用性质等各方面都没有问题的话,可能早就被中石油、中石化并购掉了。而剩下的民营加油站中有很多土地使用性质不清、产权不明,令转让的过程也隐伏一些陷阱。
他同时承认,在我国信用体系还不健全、石油业格局未明的情况下,民营加油站即便想转让也会遭遇很多瓶颈———因为在中国,光有加油站、没有油源是根本不可能存活下去的。
为此,韩晓平建议,民营加油站要摆脱困境,还是应采取规模化、系统化的整合并购方式。“或许,通过建立收购基金来整合民营加油站会更有效。”
“根本上,国内成品油定价体系尚不完善,民营加油站很难摆脱油源和批零倒挂瓶颈。因此,即便转让,收购方也必然会面临同样的难题。这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加油站交易所碰到的主要阻力。”韩学功最后说。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近日的调查显示,目前民营石油批发企业已经由1998年全盛时期的3340家,下降到300多家,民营加油站也由5.63万家下降至4.5万家。在今年5月,该委员会写给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民营油企捆绑外卖已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