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泵阀网首页 -> 资讯首页 -> 政策法规 ->陕西省“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规划

陕西省“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规划

来源:陕西省政府办公厅 作者:不详 日期:2007/8/22 访问:

一、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与主要优势


  1、基本状况


  “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陕西布局了较多的装备制造企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不断改造发展,目前我省已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拥有一定数量且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截止2005年底,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到723家,从业人员近40万人;总资产1432.29亿元,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22.52亿元,销售收入781.29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8.62%、24.66%和24.6%。装备制造业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


  2、行业现状和优势


  陕西装备制造业门类比较多,拥有一些优势行业和产品。竞争力较强的行业是:武器装备制造业,位居全国第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国内市场竞争力排名第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国内市场竞争排名第6位和第5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国内市场竞争力排名13;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虽然总体竞争力排名靠后,但金属切割削机床、风机、石油设备的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居全国第6、第5和第6位。依托行业优势,陕西装备制造业打造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品,其中包括:高压开关等输变电设备;挖掘机等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机床工具类产品;重型汽车、豪华客车等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品;军、民用飞机、燃气轮机、航天发动机;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设备、雷达及卫星导航应用系统;计算机及显示终端;彩色显象管、偏转线圈及其它电子元器件等。


  陕西装备制造业由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七个主要行业组成。其行业现状如下:


    金属制品业:该行业包含金属工具制造、金属包装箱及集装箱制造、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和其它金属制品制造等,我省共有规模以上企业70户,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8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94亿元。


  主要产品为高速工具钢和硬质合金拉削、车削、铣削加工的各种刀具、量具和工模具。其中:高精度成型拉刀(最大Ф280×2000)、齿轮滚刀(最大模数m40)、40英寸弧齿锥齿轮铣刀为国内领先水平;机用丝锥、发动机专用刀具、数控机床用硬质合金刀具、数显卡尺、小型精密刀具及模架、螺纹刃具、螺纹量具及游标量具等均为国内先进水平,并有一定规模的出口。重点企业有: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关中工具厂、陕西硬质合金刀具公司、陕西渭河工模具总厂、陕西航空宏峰精密机械工具公司等。


  通用设备制造业:我省以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泵、阀、压缩机制造,风机及印刷机械制造为主,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多品种、高精度、高技术含量的比较优势。全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63户,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2.6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2.88亿元。


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业可生产车床、磨床、加工中心、镗铣床、压力机、齿轮加工等几大类机床,并以高精度、数控化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成型砂轮磨齿机(最大Ф1250)、蜗杆砂轮磨齿机(最大Ф500)、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YK7250蜗杆砂轮磨齿机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螺纹磨床(最大Ф280×4000)、滚珠丝杠副(Ф6~Ф280×5000)和直线导轨居国内领先地位,SK7732数控螺纹磨床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电火花加工机床(最大1250×2500)、数控龙门镗铣床(最大2500×8000)、卧式加工中心(最大800×2200)、电主轴(12000转/分)为国内领先水平;外圆磨床、端面磨床、曲轴磨床产品技术水平和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二;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企业有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汉江机床有限公司、汉川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秦川格兰德机床有限公司、宝鸡机床厂等。 


风机、泵阀及印刷机械制造业可生产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医药行业和消防用的各种工业泵阀、压缩机、风机及各种基材(塑料、纸张)的成套印刷、包装机械产品。其中AV40-AV125轴流压缩机、420~4350m3高炉余热余压能量回收装置等获中国名牌产品,硝酸三合一成套装置、燃结风机等产品技术含量高,多次荣获国家、原机械工业部和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其中AV100轴流压缩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轴流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硝酸四合一成套装置达国际先进水平;以钛材或不锈钢为基本材料的耐高温、耐腐蚀工业泵及阀门颇具特色,泥浆泵、清洗泵、除灰泵、消防泵,恒压泵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最大宽幅2500mm、13色、印速达300m/min的机组式凹版系列印刷机,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转子、涡旋压缩机,转子全封闭制冷压缩机也属国内先进水平,并有一定规模的出口;中速柴油机、风冷柴油机和小型汽油机均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企业有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泵阀总厂、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庆安集团、西安东方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


  专用设备制造业:我省以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纺织服装专用设备、电子电工专用设备制造为主,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36户,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6.4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0.12亿元。   


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业重点企业有西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陕西压延设备厂、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煤矿机械厂、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咸阳钢管钢绳厂、西安机电设备制造公司等。主要产品有高炉无料钟炉顶设备、炉前液压泥炮、开铁口机、板坯连铸连轧组、板带材精密轧机、模具研配压床、楔横轧机、高速线材轧机;电(液压)牵引采煤机、干式泵箱液压牵引采煤机;油田钻机、螺旋弧焊管;稳定土搅拌机、沥青摊铺机、路面铣刨机、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液压挖掘机;高强度钢丝钢绳等。


    纺织服装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重点企业有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咸阳纺织机械厂以及航空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民品企业等。主要产品有高速工业缝纫机、气流纺纱机、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及电控部分,产品技术为国内先进水平。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机械制造重点企业有西北机器厂、西安启源机电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汉中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等。主要产品是大推力振动台,晶片磨制、光刻及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矽钢片纵切横剪线,箔绕机,系列真空净油机等,产品技术为国内先进水平。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我省以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和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为主,可生产飞机及零部件;重型军用越野车、重中型载货汽车、轿车、微型客货车、大中型客车,环卫、医疗、物探、金融、防暴、消防等专用车和改装车以及车轿、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铁路罐车、钢梁结构、道岔、铁路道路信息系统、内燃机车电控设备;该行业在全国有相当优势,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03户,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3.1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83.84元。


    飞机制造业重点企业主要有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燎原航空机械制造公司等。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重点企业有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铁路信号厂、中铁宝工(集团)公司等。汽车制造业重点企业有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陕西汉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国营四达机械制造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东风昌河车桥股份有限公司等。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我省以电机制造、高压及超高压输变电设备、低压配电及控制设备、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为主,全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38户,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2.0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4.24万元。


  电机制造业重点企业有西安西玛电机有限公司,其生产的6kV、10kV高压电机、ATP系列铁路机车电动机、Z系列大中型直流电机、Y系列交流电机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为我省优势产业,国家行业归口研究所集中于此,已形成以西电公司为龙头的400V-550kV的输变电和配电设备成套生产的能力。主要产品有全封闭组合电器(GIS)、SF6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力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电抗器、平波电抗器、棒形支柱绝缘子及电瓷套管、电力电容器及电压、电流互感器、避雷器、±500kV换流装置及5寸晶闸管等产品,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陕西银河集团的330kV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550kV的铁塔、金具等产品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铜变、汉变等企业的110kV级电力变压器及整流、铁路用变压器、电抗器同属国内先进水平。陕西宝光集团的35kV及以下真空灭弧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诸多小型中低压开关柜厂,能积极跟踪先进技术,研制生产在线监测装置和先进电力设备。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除陕西银河远东电缆公司可生产35kV级电力电缆外,其余企业仅生产750V以下电力电缆和电线,技术含量不高。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我省以数字通信、网络安全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及工模具制造等为主,全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4户,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0.9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4.23万元。


  主要产品有SP30程控交换机、通讯雷达、导航设备、天线、电台、显像(示)管、偏转线圈、厚膜电路和片式元器件为代表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重点企业有大唐电信集团、彩虹集团、咸阳偏转、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西京公司等。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我省以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为主,全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9户,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3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04亿元。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重点企业有:西仪集团、宝鸡仪表厂、中原测量仪器厂等企业。主要产品为精密压力表,1151系列、1153系列变送器,DCS控制系统;耐振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电阻应变计、拉压传感器等产品,均属国内先进水平。专用仪器仪表制造重点企业有:东风仪表厂、华燕仪表厂、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西北光学仪器厂、西安262厂,其为航空、兵工、石油、核工业等行业配套的仪器仪表均属国内领先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全国31个省市装备制造业各项指标排名,我省反映产业实力的指标居中游偏上,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居中游偏下。其中资产合计第12名,固定资产原值第11名,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第14名,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第14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第12名;工业总产值(当年价)第17位,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第17位,产品销售收入第17位。这说明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与产业规模、特别是实力规模不相称,经济运行质量处在全国装备制造业平均水平之下。在省内工业行业中,装备制造业的经济运行效益也处在偏下水平。2002年,装备制造业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为11.48元,产值利税率为6.5%,劳动生产率为37670元/人,分别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低3.18元、7.66个百分点和9196元/人。


  产生这些问题和差距的原因主要是:


  1、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封闭、保守和落后,计划经济观念未真正转变,市场经济观念还未树立起来,缺乏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和做强做大的气魄、信心和决心。


  2、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滞后,机制体制不活,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2004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总资产、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89.57%、87%和87.47%,混合所有制结构的企业较少。


  3、缺少规模化集约经营的、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集团和专业化程度高的“小巨人”企业,尚未显现产业发展的集群优势,影响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4、条块分割的体制制约了装备制造业的联合重组,影响了整体发展。


  5、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装备技术改造较慢。政府和企业投资强度低,研发经费严重不足(技术研发费用提取平均只占销售收入的0.67%),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和名牌产品;大中型企业科研和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引进技术吸收消化能力差,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缓慢。


  6、企业负担沉重,投融资能力弱。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负债率高(2004年装备制造业资产负债率平均达到69.2%,比全部工业高5.8个百分点)社会负担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增加了资本运作难度,造成投融资能力下降。


  7、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短缺。科技人员年流失4000多人,流出与流入比:高级人才为12:1,中级人才为8:1,高级技工严重短缺。


  8、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投资环境差,对企业管卡压较多。


  9、军工企业所占资产多,但军品一般不交利税,民品又没有发展起来。


二、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意义。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其整体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实力和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进程。建立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业,是建设强大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加速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关键因素。


  2、国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制造技术趋向数字化、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集成化;高新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化距离越来越短;大企业并购成风,趋向超大型化、国际化,中小企业趋向专精化、特色化、配套化;产业发展趋向集群化,军工产业高度垄断,对外封锁,非军工产业向第三世界转移。


  3、机遇和挑战。随着全球民用制造业大规模地向第三世界和我国转移,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凭借自身的基础寻求国际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大规模工程建设和重要能源、矿产、生物资源开发及深加工,对工程机械、动力机械和加工制造装备的需求,为陕西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同时也要看到,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是世界制造业巨头凭借掌控高端技术,并通过规模化集约经营和跨国发展,对国际市场形成强大控制力,我省装备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十分有限;二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省份、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都在抢占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的制高点,在资源、人才、技术和布局上对我省装备制造业构成严峻挑战。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结束,为应对国外大企业抢滩中国市场,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纷纷联合重组,抢占市场份额,对我省装备制造业产品市场形成挤兑之势。


  纵观发展环境和形势,我省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大的差距,面对当前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现实,我们必须做出战略抉择,要么在固步自封中惨遭市场淘汰,要么在困境中崛起创出一条振兴发展之路。


三、振兴指导思想、思路、原则和振兴目标
  1、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陕西科技优势和军工优势,推进产学研联合,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开发和壮大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高新技术产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占领发展的制高点,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加快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和重组,突破高端(高技术整机),强化中场(零部件和元器件),带动低端(原、辅材料),既要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巨人”企业(大公司、大集团),又要培育一批小而强,小而精、小而专的中小企业群,发挥其“中小巨人”作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加快企业改制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民营机制,突破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被动局面,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发展。


  2、振兴思路


  振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由政府主导,强力推进;要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下大决心破解装备制造业条块分割、体制机制不活、创新能力弱、集成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和规模偏小的历史性难题,努力实现改革、重组、开放和创新的四大突破,实现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向做强做大和国际化迈进;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品牌战略和产业集群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一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国际驰名商标”,一批规模化的产业集群,使陕西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


  3、振兴原则


  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坚持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军民结合和军工技术民用化;坚持大集团大公司和“专、精、特、新”小企业群相结合;坚持关系国家安危和经济安全的企业国有控股和竞争性企业股权多元化相结合;坚持培养专业人才和培养战略型企业家相结合;坚持招商引资和鼓励专业精英人才领办、创办高科技企业相结合。


  4、振兴目标


  全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2000亿元和700亿元;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化工、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在西安、宝鸡、汉中等地打造航空、航天、输变电、汽车、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电子通讯设备和专用设备等八个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集中地;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装备制造业格局。


  (1)经济总量和效益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争取达到2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体制和机制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投资主体多元、高效运转的市场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重点领域在合作、合资、并购、嫁接、低成本扩张等资本重组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全面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3)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全面推广信息化制造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技术进步跨上新台阶;基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龙头和骨干企业以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为核心,形成一批“拳头”产品和具有陕西特色的“中国制造”品牌,在国家重大设备替代进口和出口中发挥重要作用。


  (4)产业布局与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公司、大集团战略进一步强化。通过抓“拳头”产品,扶“龙头”企业,调产品结构,上经济规模,打破条块分割,重点培育壮大飞机、航天设备、汽车、输配电等重点产业和西飞、西电、陕汽、法士特、比亚迪、陕鼓、彩虹等8个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左右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航天六院、西航、陕飞、庆安等10个年销售收入50亿元左右的中型企业集团及一批年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的小型企业集团,建成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关中和汉中两个产业集群带。


四、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飞机制造业


      以西飞、陕飞、西航等主机生产企业为龙头,以第一飞机设计院、飞行试验研究院为依托,自主开发研制和引进国际技术相结合,加快新型飞机的研发和试制。以大型飞机、支线飞机和飞机零部件转包生产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大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建成我国最大的民用飞机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基地。以飞机制造为核心,向其上游和下游辐射,形成飞机制造产业链,包括新材料研制,机载设备研制,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推广和航空服务等四大领域。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300亿元。


  大型飞机的研制,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以市场、技术、资金为要素,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研发生产体系。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加快研制步伐,走从军、民用运输机到大型客机的发展路子,实现我国大型飞机国产化战略目标。


支线飞机的发展,要按照国家对新支线飞机项目的规划,加快ARJ-21新一代支线飞机试制进度,全面展开工艺准备、工装设计、零部件制造及组件装配工作,2008年实现首飞,2009年投产;不断改进提高新舟60飞机使用性能,努力拓展市场,加强售后服务,逐步扩大生产批量。要进一步开拓航空产品市场,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国际合作,开发特种机、公务机,提高我省航空工业的竞争力。


飞机零部件及转包生产在重点抓好飞机发动机、起落架、水平和垂直尾翼、航空仪表等零部件生产的同时,着力解决能力不足和管理不到位等制约转包生产快速发展的问题,扩大航空产品转包生产能力和领域,推进产业化、专业化和精益制造工程,建立健全可靠的质保体系,巩固成果,不断扩大转包生产领域,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增强转包生产出口创汇能力。要特别重视飞机配套产业的发展,在飞机维修、售后服务、机场设备、航材交易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二)航天设备制造业


  以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为重点,以航天四院、六院为龙头,加快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强先进推进技术的研究,完成液氧/煤油发动机系列化研制任务;研制更大推力量级的一级和助推级发动机;加快卫星有效载荷和空间计算机等航天配套产品研制进度;开发生产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和气象、资源、海洋等对地观测卫星,以及通讯广播卫星、空间科学研究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星载设备。大力发展卫星地面应用设备,促进航天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升航天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我省作为国家大型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的地位,建设国内最强的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和卫星地面应用产品研制生产基地,使陕西的航天产业成为我国航天产业的创新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到2010年,航天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


  (三)汽车制造业


  依据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坚持对外联合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以重型载货车和轿车为重点,以零部件为基础,带动客车、改装车发展,积极跟踪国际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加快产品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建成以西安为中心,向东西延伸的关中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做强做大。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


重型汽车以陕汽为龙头,以引进德国MAN公司F2000型重型汽车制造技术为主导,重点发展15吨以上大吨位高档重型载货汽车及重型专用汽车底盘,带动中吨位载货车生产。抓好陕汽重型商用车新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在2005年一期工程重卡工厂投产的基础上,加快建设进度,2008年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全国四大重型商用车制造基地,形成以西安重型汽车产业园、宝鸡中型卡车产业园、蔡家坡重型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核心的产业布局,使企业向集约化、模块化产业集群转变,2010年将陕汽集团建成年产重、中型载货车等各类汽车12万辆,产值超2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轿车重点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符合国家安全、节能、环保法规要求的先进的经济型轿车,推动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加快比亚迪汽车西安高新区生产基地建设,到2010年比亚迪汽车发展为年产轿车20万辆(电动汽车1~2万辆)规模,产值1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推进陕西汉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微型汽车与陕汽集团的合作与生产,完善和发挥年产5万辆的生产能力,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


     大客车重点发展Volvo豪华型大客车、普通型大中型客车及底盘,并以此为基础,加快开发生产城市绿色环保低底板公用交通车的步伐,2010年全省形成年产大中型客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


专用汽车重点发展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施工工程车、机场专用车、油田专用车、医疗救护车、消防专用车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2010年全省形成年产各类专用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


  汽车零部件方面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康明斯(合作生产)重型车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法士特大马力、高档次系列重型汽车变速器,离合器和车桥;开发生产轿车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装置、ABS防抱死装置、三元催化转换器、三周节变传动比限差速器、轿车制动器、自动变速器、安全气囊,排气净化装置等产品,培育一批具有系统开发和供货能力、面向国内外市场、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的零部件企业,形成能适应整车企业先进采购方式、专业化分工、层次明确、具有完整产业链的集群化生产格局。2010年形成年产重型汽车变速器40万台、车桥20万台套,大功率柴油发动机5万台,轿车发动机2万台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四)输配电设备制造业


      围绕“一个基地、两个创新”带动一片的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启动大煤电和百万伏级特高压电网架构方案论证工作的机遇,通过“一个基地”,即把西电公司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国际知名的中国最大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生产研制基地;“两个创新”,一是创新企业体制、机制,通过股改上市、对外合资合作等途径,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体制,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创新产品技术,采取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在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居国内领先的基础上,尽快使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以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为主的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带动全省输配电设备制造企业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工业增加值45亿元,其中西电公司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根据我国输电系统向超高压(330~500kV)和特高压(750kV~1100kV)发展的趋势,以西电公司生产的500kV级的大型变压器、高压开关、高压电瓷、电力电容器、平波电抗器、换流阀、换流变压器和西安电力电子研究所的晶闸管等关键产品为重点,迅速提升自主开发和产品试验能力,研制生产750kV级的交流输变电产品,掌握百万伏电压等级交流输变电技术、±800kV直流输变电技术、紧凑型输变电技术、电网稳定控制技术,巩固 500kV级及以下输变电设备市场,发展小型化、智能化产品,满足国家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确保国产电力设备在电力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抓住国家电力工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西电公司及行业归口单位的技术力量,带动我省配电设备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发挥陕西银河科技集团生产的330kV电站自动控制设备,宝光集团真空灭弧室等企业产品的生产能力,促进省内大批中小配电设备制造企业上规模、上批量。积极拓展110kV及以下配电设备产品的市场,扶持一批成长性较好、市场竞争力较强、产值过亿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着眼于长期发展战略,以国际一流公司为对象,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在已开展变压器、高压开关等主导产品技术合作的基础上,寻求同世界著名输变电企业的合资合作,重点在系统成套设计及二次设备等配套产品领域,逐步扩大资本整合范围,优势互补,迅速增强实力。


  (五)工程机械制造业


  以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合力叉车厂等现有企业和产品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力度,优化行业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扩大产品种类,重点发展一批市场急需的大型、成套和专用特色产品,使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到2010年,争取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增加值15亿元。


  液压挖掘机重点发展智能化、大吨位机电一体化产品,达到节能、高效、操作简单、符合人机原理、工作舒适的先进水平。推土机在不断完善320马力以下系列产品生产和扩大市场容量的基础上,开发生产适应沼泽地、沙漠、热带及高寒等特殊环境的变型产品和410马力以上的履带、轮式推土机以及小型工业用推土机,智能化履带式装载机,有色、冶金工业用的专用拆炉机、清渣设备及配套产品。路面施工机械重点发展160~400t/h沥青混凝土强式搅拌设备、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160~280马力自行式平地机和大型压路机等。机动工业车辆着重发展电液控制的内燃叉车、电动平板车、电动叉车。积极开发简易多功能工程机械主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如简易液压挖掘机、挖掘推土机、挖沟机、林场抓木机械、多功能打桩机、换档变速器、液力变矩器、液压锤等,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开发能力、产品质量优良、满足整车技术性能的零配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六)数控机床制造业


  依托现有基础,以整合有效资源、实现规模经营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行业整体的科研实力、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集团化发展模式,努力打造西部最大的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以西安为中心,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引进资金,建设数控机床研发基地;以宝鸡为中心,以秦川机床集团公司、宝鸡机床厂为龙头,建设数控磨床及数控车床产品配套产业化生产基地;以汉中为中心,以汉川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和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硬质合金厂等企业为龙头,建设数控镗铣床、数控电加工机床、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及数控刀具配套产业化生产基地。以产品为纽带,有效整合现有生产要素,在基地内部形成龙头企业与关联协作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逐步向区域外辐射,实现更大范围的集群效应。到2010年,争取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25亿元。


  以CNC数控精密机床、加工中心及其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机床功能部件和基础件为主攻方向,在原有特色优势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三轴以上联动的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镗铣床、车削中心、数控精密电加工机床、虚拟轴加工机床等产品;加快硬质合金和超硬材料及涂层技术的开发,研制开发可替代进口的精密高效、数控复杂刀具和高速主轴、刀库、机械手、数控转台、滚珠丝杠副和滚动导轨等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增强整机配套生产能力。追踪国际数控机床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努力开发柔性制造单元(FMC)和柔性制造系统(FMS),开展精密成型、快速原型零件制造(RPM)和超精密微机械加工(MEMS)等先进基础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提高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


  (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发展集成电路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器件设备、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设备、通讯网络交换设备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到2010年争取实现工业产值400亿元。重点抓好771所6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彩虹集团平板显示器用玻璃屏、大唐电信公司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设备、西安海天天线公司智能天线设备、交大捷普网络安全设备等一批关键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做强做大电子信息产品装备制造业。2010年彩虹集团公司产值达120亿元,主要产品彩色显象管1680万只、玻璃基板50万平方米、LED照明产品10亿粒、多晶硅(光伏电池)1000吨。西安海天天线公司产值达108亿元,TD-SCDMA智能微蜂窝基站18万台、3G天线15万面、3G直放站/干放5万台。西安大唐电信公司产值达28亿元,TD-SCDMA核心网系统容量700万用户、TD-SCDMA数字集群系统容量100万用户。


  (八)专用设备制造业


  跟踪国际先进技术,调整产品结构,保持、提高特有品牌优势,集中力量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的产品,加速主导产品的升级换代,巩固和提高设备的成套供货能力,建成2~3个产值达50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国内颇具特色的专用设备生产基地,到2010年争取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


  1、石油钻采和输送设备


  以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发展9000米以上超深井钻机、海洋石油钻机、顶驱装置系列和修井机系列产品、抗腐蚀管、螺旋弧焊管、滩海和海洋用管、防腐用聚脲产品,矩形管和复合管、高强度钢丝钢绳等产品。到2010年达到石油钻机50台、泥浆泵400台、各种规格石油钢管32万吨、抗腐蚀管45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


  2、船用大功率柴油机


  以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为重点,加快建设西安航海科技园和船舶动力研发中心,开发生产船舶和舰艇用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抓紧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调整产品结构,拓展产品用途,大力开发船用辅机、陆用电站及核电站应急机组等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型产品,形成军机、民机、辅机、核电站应急机组及陆用电站支撑的市场格局,把陕西的船舶动力制造业做大做强。2010年形成400台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


  3、大型煤炭综采设备


  以西安煤矿机械厂为重点,以电(液压)牵引采煤机、干式泵箱液压牵引采煤机为基础,发展大型、特别是装机功率为2000kW以上的大功率、高可靠性和智能化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加快500~2000kW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系列化,实现大型煤炭综采设备国产化。到2010年达到年产采煤机210台、掘进机250台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20亿元以上,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生产采煤机的企业和我国采煤机出口基地。


  4、冶金设备


  以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为重点,以高炉无料钟炉顶设备、炉前液压泥炮、开铁口机、板坯连铸连轧组、板带材精密轧机、模具研配压床、楔横轧机、高速线材轧机为基础,发展连铸设备、板带冷热连轧成套设备、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高速线材精轧机、大型冷热轧开卷及卷取设备,重型锻压设备、扁平材轧制及后处理设备,实现成套设备国产化。201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冶金设备制造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5、新型纺织、缝制机械


  以航空工业212厂、430厂、631所和咸阳纺织机械厂、渭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标准缝纫机公司(集团)、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为重点,开发生产新型纺织机械和电子控制系统、纺机电机等纺机配件以及光机电一体化缝制机械和特种工业缝纫机。2010年达到年产剑杆织机300台、喷气织机3000台、高速并条机1500台,工业缝纫机80万架的生产能力,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 


  6、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


  以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为重点,以大型轴流压缩机、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离心式压缩机、离心式鼓风机、燃结风机、转炉煤气回收除尘成套设备、空调压缩机、汽轮机、螺杆式压缩机以及污水处理爆气鼓风机产品为基础,发展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2010年陕鼓集团发展成为产值达100亿元的企业集团。庆安集团达到年产空调压缩机1000万台的生产能力,实现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


  7、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


  以西仪集团、宝鸡仪表厂、中原测量仪器厂等企业为重点,以精密压力表,3151系列变送器,DCS控制系统,耐振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电阻应变计,拉压传感器等产品为基础,发展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满足重点建设工程及其他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要。2010年达到年产智能变送器、温度仪表15万台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超过30亿元。 


  8、半导体材料生长加工设备


     以西安理工大学工厂为重点,以工业硅和多晶硅生产为基础,发展12″及16″(65nm工艺)的硅单晶生长设备、大型的多晶硅浇注设备、8″砷化镓液封直拉法晶体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电子专用设备、高透过率大尺寸蓝宝石晶体(LED衬底材料)生长设备、多晶硅辅助生产系列设备、大倍频非线性光学晶体及激光晶体生长设备、服务于光伏产业太阳能电池及半导体照明产业专用设备。到2010年达到年产各类电子专用设备500台(套)的生产能力,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


  9、铁路运输设备


  以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铁路信号厂、中铁宝工(集团)公司等企业为重点,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大力开发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设备器材。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


  10、农业机械


  发展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多功能农业装备,包括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护性耕作机械、设施农业与果园作业机构和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机械以及质量安全性能较高的中小型加工机械。


  11、大型化工成套设备


  以西安核设备厂、航天六院、航天四院、430厂等企业为重点,围绕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和合资合作,在陕北建设石油化工、煤气化工及盐化工装备制造企业,重点承担大型成套加工装置生产和改造修理任务。发展加氢反应器、精馏塔、闪馏罐、反应系统装置、结晶系统装置等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大型成套设备,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


五、转变思想观念,突破发展难点
  1、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鼓励国内各种所有制资本特别是大型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我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革和不良资产的处置;鼓励国外资本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我省装备制造业竞争性领域一般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不良资产的处置。大型重点骨干装备制造企业控股权向外资转让时应经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同意,实行核准制和行业评估管理,重视保护和培育我省多年来形成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体系,保证国家的控制能力和主导权。


全省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都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争取“十一五”前两年完成改革任务,后三年实现良性循环。


  2、支持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


  重大技术装备企业要积极组织加快实施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根据隶属关系,省、市、县(区)人民政府要给予大力帮助,并安排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主辅分离,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3、推进大集团大公司战略


  打破装备制造企业中央与地方、军工与民用、国有与民营条块分割的体制格局,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与科研院所通过联合、重组多种途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发挥政府主导、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的作用,打造一批跨行业、跨地区的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和全程服务为一体的工程公司,参与国家和省上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推进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产业链为纽带的成龙配套式的企业重组,全面整合陕西装备制造业现有资源,努力打造西飞集团、西电集团、陕汽集团、比亚迪集团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外高端市场竞争能力的大集团大公司。


  4、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外商投资逐渐西移的战略机遇,突破思想障碍,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装备制造业经济科技合作。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我省装备制造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建立更加开放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开发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机电产品,保持机电产品出口高速增长,扭转长期以来我省外贸出口总量偏小的被动局面。


六、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1、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扶持装备制造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各级政府要帮助装备制造企业突破研发和制造互相脱节的体制,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通过共建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项目攻关、技术引进、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方式,筑巢引凤,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和海外留学人员带成果到企业孵化,或由他们自己在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在我省的产业化;要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与关键总成技术为重点,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各级政府要重点支持自主创新项目,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的项目。对关系国家全局和战略利益、企业难以独立完成的重大技术装备,有关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支持,集中力量取得突破。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国际合作、并购、参股国外先进的研发与制造企业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研发工作,加快科研成  果在省内企业的产业化进程,创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和自主制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通过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广泛开发联合设计、联合制造,逐步实现自主制造的目标;全面提升一般机械装备的制造水平,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装备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低(零)污染的优势产品及清洁制造技术,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及制造技术。


结合陕西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规划关中、陕南、陕北装备制造业布局,加快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西安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西安汽车产业基地、宝鸡和汉中数控机床制造基地等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装备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集中地。


  2、以装备制造业振兴为契机,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鼓励重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在集中力量加强整机产品及关键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的同时,打破条块分割等各种分割的旧体制,通过市场化的外包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带动省内配套及零部件生产的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若干各有特色、重点突出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关键共性制造技术、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逐步提高装备的自主制造比例。加强电子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相互融合,以信息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


  3、以重点工程为依托,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


  国家和省上在核准或审批重点建设工程时,将有针对性地安排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并要求项目业主和制造部门联合制订详细的装备自主制造实施方案,我省具备消化吸收能力的重大装备制造企业要积极主动投入“依托工程”,掌握自主制造的主动权,为企业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4、推进军民结合和军工技术民用化,做强做大高技术民品产业


     加强与国家各大军工集团的合作,并积极争取对陕西的支持;充分发挥我省军工技术、装备、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品和军民两用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改制、改组、合资、合作等方式,推进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调整军工企业结构,组建专业化的民品生产企业,做强做大高技术民品产业。对军工企业重大民品开发项目,从土地使用、资金筹措、行业准入、税费优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从军工企业分离的辅业,需地方政府承接的,积极和有关各方协调,按照国家的政策优先做好安置。


  5、完善技术市场体系,为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


  装备制造企业要建立专利机构,积极开展专利保护和专利交易;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技术交易中介机构,繁荣和活跃技术交易市场,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来源;对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技术难题,要组织公开招标,面向全社会聘任攻关专家。


  6、加大对重大技术装备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从2006年起,省财政从现有省级技术改造资金、省级科技三项费用、省级电子发展配套资金中各切出一半,同时新增1.5亿元,使总规模达到3亿元,分别用于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贴息、重大技术创新项目补助、电子通信设备重大技改和创新项目的补助,以后视财政增收情况逐年递增。各市、县(区)可参照省上做法加大对本市、县(区)装备制造业的财政支持。


  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国债资金的支持。


  三是将国企改革资金和发展资金捆绑使用,增强国企低成本扩张和做强做大的发展动力。


  四是鼓励资金雄厚的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和国防军工等系统的国企,投资控股、参股装备制造企业。


  五是帮助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银行信贷、社会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六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实施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


  七是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台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台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


  八是组织金融机构加大对我省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开发多种金融产品,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7、以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队伍建设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支持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高等院校要与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通过项目攻关、向工业发达国家派遣访问学者、留学生和设立奖学金等方式,联合培养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创造性的中青年技术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特别要着力培养有开拓精神的战略型企业家和重大装备研制及系统设计的拔尖人才和带头人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要把为装备制造企业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和高级技工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企业要把为高校学生提供免费实习场所作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措施;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工会、共青团、妇联、各类学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加强职工技术练兵和考核评比活动,促进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8、建立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人才激励机制


  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为装备制造业长远发展造就雄厚的后备力量。


设立“优秀企业家奖”、“优秀专家奖”、“优秀技师和技工奖”,分别奖励在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或企业领导班子,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在重大技术装备加工技术和工艺的攻关、革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技师和技工。


七、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策支持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政策


  遵循国家即将出台的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我省相关配套法规,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要支持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参与制定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高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等级,完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为我省装备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制定并贯彻落实重点领域装备技术政策,为装备制造业中长期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2、集中用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加快发展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根据国家正在调整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对列入国家发展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省内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同时,取消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对国产装备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仍需进口的,作为过渡措施,经有关部门严格审核,以逐步降低优惠幅度、缩小免税范围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继续给予进口优惠政策。


用活用好国家其他相关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软件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且销售额占70%以上的装备类产品,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所得税中抵免(可在5年内);对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两年内免征所得税,两年后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3、加强设备进口管理,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重大成套装备及其技术的引进工作要有研发制造和使用单位联合参与,对使用带有附加条件的境外资金直接进口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产品要严格审查、论证。任何新建和改造工程项目不得进口高能耗、高污染、技术落后的设备。对承担国家及省重点工程项目的企业,为实现装备国产化需要进口相关设备和产品时,经认定并经海关审核,可以比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便捷通关的优惠。


  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家及省重点工程可确定为技术进步示范工程,优先予以安排。用户单位购买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可通过优先申请国家有关专项资金补贴或采取加速设备折旧等方式获得支持。尽快研究建立由项目业主、装备制造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和项目业主对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投保。


八、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
  1、加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成立由省级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参加的陕西省振兴装备制造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组织编制全省重大技术装备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计划,协调重大相关政策,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落实,完成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装备制造业振兴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推进工作。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省内有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作用,加强同全国性相关行业协会(包括其在陕分设机构)的联系,建立市场供求、生产能力、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和行业预警制度,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反映行业动向,提出政策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行业协会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努力成为独立、公正、自主运作的行业组织。


  3、努力营造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良好环境


  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单独或联合制订贯彻本实施意见的具体的可操作性政策措施,使本实施意见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扶持、鼓励、激励作用。


各级政府部门要铲除官僚主义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要采取上门服务、一厅式办公、现场办公、急事急办等切合实际的多种服务方式,创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为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制造业 规划
上一篇:核主泵国产化 AP1000核主泵技术新步伐
下一篇:国家发改委在大连组织召开核电装备自主化工作会议
相关链接
·核主泵国产化 AP1000核主泵技术新步伐
·辽宁装备制造业实现新飞跃
·振兴规划发布 东北将建装备制造业基地
·8月人才市场: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量大
· 中国核电建设欲提速技术路线引进存疑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阀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100589139@qq.com
国内泵阀区域市场推荐
·上海泵阀交易市场   ·永嘉泵阀交易市场   ·龙湾泵阀交易市场   ·台州泵阀交易市场
·富阳泵阀交易市场   ·天津泵阀交易市场   ·自贡泵阀交易市场   ·北京泵阀交易市场
·福建泵阀交易市场   ·河南泵阀交易市场   ·江苏泵阀交易市场   ·泊头泵阀交易市场
 最新图片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新闻>>
 
浙江省泵阀中心成功
 
天海泵业:科技创新
 
河北“馆陶轴承师”
 
浙江力诺荣获「自控
 
邯郸科技局再次莅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的所有资讯,版权均属中国泵阀网所有,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http://www.zgbfw.com。违者必追。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最新资讯
·浙江省泵阀中心成功中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
·吉林油田高效推进风电项目
·减压阀的调压步骤与主要作用
·天海泵业:科技创新扬帆 “一带一路”
·河北“馆陶轴承师”:培训促就业,推动产业
·浙江力诺荣获「自控中心站精诚合作奖」
·南高齿喜获澳洲昆士兰地铁齿轮箱订单
·邯郸科技局再次莅临河北省轴研院调研
·2024年05月17日长江镍价格行情参考
·2024年05月17日长江锡价格行情参考
  最新供应 更多>>
  泵阀标准 更多>>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阀门公称尺寸和阀体端
·疏水阀原理和结构形式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辅助连接壳体承插焊有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 辅助连接壳体螺纹有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焊接端部尺寸
·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铁制旋塞阀
·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铁制隔膜阀
·阀门标准之蝶阀常用标准
  泵阀招标 更多>>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湖南省永州市城区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江苏省徐州市20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重庆市大渡口区丰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福建省福州市洋里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四川省眉山市城市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黑龙江省黑河市北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广东省阳江市江城
  招聘信息 更多>>
销售经理  重庆霞诺飞协泵阀制造有
数控车工  重庆霞诺飞协泵阀制造有
销售文员  上海菡尔佳泵阀有限公司
诚聘阀门电话销售人员  上海菡尔佳泵阀有限公司
电话销售专员  保定耐吉德阀门有限公司
销售助理  保定耐吉德阀门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员  保定耐吉德阀门有限公司
  泵阀诚信会员推荐
 ·百强阀门集团有限公司_高温高压电站阀_闸阀_
 ·浙江纽顿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浙江聚富阀门有限公司_Y型截止阀_料浆阀_放
 ·温州逸捷阀门有限公司_疏水阀
 ·欧拉姆阀门科技有限公司_好阀门柔性造
 ·上海日浙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亿核阀门有限公司_陶瓷球阀_陶瓷闸阀
 ·浙江亿核阀门有限公司_陶瓷阀门
 ·浙江天洲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中钛阀门有限公司_不锈钢水力控制阀
 ·永嘉县得利机电液压实业公司_阀门试验台
 ·浙江加耐特阀杆有限公司_阀杆_热处理
 ·上海科耐迪阀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_阀门电动执行
 ·永嘉县华立阀门有限公司_液控蝶阀_双偏心蝶阀
 ·东光阀门(温州)有限公司_硬碰硬高压双向蝶阀
 ·浙江江晨阀门有限公司_衬氟阀门_衬胶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