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会26日在渝召开,重庆库区污水处理获中央十年补贴
蓝天、碧水、绿地将更多地融入市民生活——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会26日在重庆市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今后5年,重庆市将再投入500亿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
污水处理率将达九成以上
“10年前,重庆所有污水都是直排长江,基本没有处理。”黄奇帆说,目前重庆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超过65%,高于全国平均值,达到东部发达省份水平。预计到2010年,重庆市污水处理率将提高到90%以上。
黄奇帆说,直辖10年来,重庆市累计投入500亿元实施了碧水、蓝天、绿地、宁静“四大行动”,着重加强库区水环境保护和主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目前,全市已搬迁改造39户污染企业,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以上,其中满足Ⅱ类可饮用水质断面达九成以上。
他表示,今后5年重庆市将在生态环保上再投入500亿元,以节能减排降耗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重点抓好长寿化工园区、重庆电厂、重钢集团等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企业建设,促进全市循环经济体系形成。
污水处理获国家十年补贴
重庆市库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一直遭遇资金瓶颈,缺口达3亿多元。现在这个难题被破解了,国家决定“用10年时间创造一个新机制”。
黄奇帆说,这个新机制就是——今年中央财政对重庆市库区城市污水处理补贴3亿多元,以后逐年递减,10年后将“断奶”;在这10年里,重庆市需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
事实上,重庆市城市污水处理早就得益于机制体制的创新。黄奇帆透露,2003年,库区20多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就因资金问题而多数中途停工。市政府迅速决定由市水务集团实施资本运作,才使得这些污水处理厂在三峡二期蓄水前如期竣工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