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

查昭,台州市政协委员,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改善提升小组组长,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全国阀门和省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新时代突出贡献“浙派工匠”、浙江省标准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攻克一个新的技术难关来得令人高兴。”4月22日,走进查昭的办公室,他正在依照客户需求,设计新的阀门方案。

22年来,查昭扎根无铅铜阀门行业,从普通车工成长为行业创新领军人物,以匠心攻克技术难关,以奉献培育人才、回馈社会。他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3项,获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30余项,用实干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
从“拼命三郎”到技术专家
2002年,初入阀门加工行业时,查昭充满了一股“轴劲”。“他学起技术来不要命,是真正的‘拼命三郎’!”工友们感慨道。
为掌握焊磨车刀技术,他每天扎进40℃高温的磨刀房练习。
“都说‘车工一把刀’,只有磨出这把刀,才能真正出师。”那时的查昭年轻气盛,“磨刀的机器温度很高,我有些近视,必须靠得很近才能看见,三天两头流鼻血。”
仅用3个月,查昭不仅熟练掌握了复杂车刀的制作工艺,还通过优化刀具角度和切削参数,解决了刀具易磨损、铜屑堵塞导致断刀的问题,为车间生产效率提升30%。
2011年,美国无铅法案的全面实施让国内阀门企业陷入困境。面对跨界研发新型环保铜材料的重任,查昭迎难而上。他白天在车间试验不同铜材配方和锻造工艺,夜晚研读材料学文献,4年完成2000余次实验。有次实验,他忙了三天三夜,事后倒头就睡。
最终,查昭研发出新型环保铜化学配方及加工工艺,其材料的延伸率和抗压性能超越国际同类产品,获国家发明****,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一成果,不仅让企业成功打入美国市场,更为国内水暖阀门行业开辟了新赛道。
“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让技术真正服务生产。”查昭说。查昭主持的不锈钢波纹管连接阀门等研发项目,入选浙江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获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主导的质量提升攻关项目,为企业节省成本超千万元;研发的新产品获国内外****数十项,累计创造产值19.62亿元。
薪火相传,打造行业“人才摇篮”
由于不断努力,查昭赢得了行业认可,也被同行公认为技术专家。
“仅靠一个人的技术,不足以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查昭深知“独木难成林”,十余年来,他坚持为员工开展理论与实践培训,编写易懂的教材,设计“闯关晋级”培养模式,累计培训超3000人次。
“查工从来不藏私,所有技术与研发都无条件分享,帮助大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这是同事们对查昭一致的看法。
作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查昭因材施教,培养出30名车工技师、119名高级技工,多名徒弟获评浙江青年工匠、台州工匠。2021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查昭工作法”入选浙江省先进职业操作法,成为行业技能传承的标杆。
查昭参与制修订7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其中2项填补行业空白,1项规范了全国阀门铜合金锻件原材料的使用。他多次受邀为100多家企业做技术讲座,并将实践经验总结为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期刊,助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作为玉环市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查昭主导“百匠助千企”活动,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扶十余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带领团队为83家小微企业提供检测服务258次,节省费用约6万元。
疫情期间,查昭组织技术骨干支援社区,为居家隔离人员排忧解难。此外,他常年资助困难职工,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并走进职业院校宣讲劳模精神。
“工匠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精湛,更在于用所学回馈社会。”查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