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程度过高,我国目前单位产出能源和电力消耗强度的绝对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国际水平。其主要表现如下: 1、重要资源的利用效率依然很低 这方面表现在于,首先,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率较低。总体来看,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现行名义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其次,资源的技术效率低。生产环节能耗强度高,必然意味着我国在这些领域单位物质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也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较低。目前,我国矿产资 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约6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另一方面,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率较低。2003年我国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为5800多万吨,占粗钢产量的比例为2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3%;再生铜产量93万吨,占铜产量的2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7%;再生铝产量145万吨,占铝产量的2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轮胎翻新量仅占新胎产量的4%,其中轿车轮胎基本不翻新,而发达国家一般为10%,其中欧盟翻新率达18.8%。此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实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污染排放强度高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的数据, 报告提出,2000年,我国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的强度为0.62公斤,从全球范围比较来看这一水平明显偏高;我国有机污水排放情况同样令人担忧。2000年时,我国单位GDP排放有机污水的强度为0.5公斤,这一水平甚至达到了其他国家的2-3倍。 3、交易效率低、交易成本高 经济的总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造成本,也就是物质的转化成本,二是交易成本。物质转化环节效率低只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特征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交易效率低、交易成本高。具体而言,第一,因为经济体制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信用状况差,市场秩序不良,在这种情况下,在发达国家一笔交易就能够完成的一个经济往来,在我国可能需要多笔交易才能够完成。第二,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不高,完成同样一笔交易,在我国可能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总交易成本高, 进而使得本可以用作其他物质转换的资源,用来完成交易。 综合上面的种种表现,报告说,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紧迫。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不仅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同时,报告特别提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将难以提升。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将日益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控制,而将一般技术和高技术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出去,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我们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不仅面临着被发达国家越落越远的可能,同时还面临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竞争的严峻挑战。 另外,报告也认为,还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目前,全球资源争夺的局势非常紧张,竞争越演越烈。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那么,随着我国资源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平稳运行的安全性将受到影响;因资源问题而引发国际冲突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的所有资讯,版权均属中国泵阀网所有,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http://www.zgbfw.com。违者必追。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