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泵阀网首页 -> 资讯首页 -> 机床市场分析 ->机电产品贸易进入中低速增长模式

机电产品贸易进入中低速增长模式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不详 日期:2015/8/29 访问:

    2015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达9972.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同比(下同)增长3.2%,进口下降4.8%。综合来看,当前我国机电产品贸易与全球需求高度相关,已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各月波动渐趋平稳,表现略好于整体外贸,贸易结构逐步优化与行业发展压力增大并存,机电产品依旧面临较为严峻的进出口形势,预计未来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中低速增长。
  机电产品进出口总体好于全国外贸,占比不断提升。2015年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6159.6亿美元,增长3.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4.9个百分点,占全商品出口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57.5%;进口3813.0亿美元,下降4.8%,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3.6个百分点,占全商品进口比重提升5.3个百分点达到47.1%。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占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从全球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看,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经济体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均出现萎缩,1~5月出口分别下降0.9%、13.6%和8.0%,金砖国家中巴西(下降13.0%)、俄罗斯(下降9.2%)出口也都不同程度下滑。中国机电产品占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1~5月,中国占美国、欧盟、韩国等市场机电产品进口份额分别为26.2%、32.8%和30.2%,较上年同期提升0.5、1.0和1.4个百分点;占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1~4月)等金砖四国机电产品进口份额分别为25.6%、24.9%、25.5%和34.5%,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1.6、3.3、1.9和1.2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进口有回暖趋势
  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出口额2537.7亿美元,增长10.4%,占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持续上升,达到41.2%,表明我自主出口机电产品能力不断增强。受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加工贸易出口下滑,出口2920.1亿美元,下降2.0%,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0.4个百分点;进口1441.5亿美元,增长1.5%,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进口有回暖趋势。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较快,出口2007.2亿美元,增长13.5%,是拉动机电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2.6%。国有企业出口561.3亿美元,微增1.9%;外资企业出口3587.2亿美元,下降1.7%。进口方面,民营企业进口增长0.4%,占比达到21.5%。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为12.6%和5.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快速增长
  上半年,我机电产品出口市场达到237个,对其中的134个市场实现增长。对美国及韩国出口表现较好,分别增长8.6%和2.8%;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则分别回落2.0%和10.4%;对金砖国家出口有所下降,其中对巴西和俄罗斯出口分别下降12.0%和39.8%。进口方面,除东盟和韩国市场外,我自主要市场进口均不同程度下降。自欧盟、日本和美国进口降幅明显,分别下降15.9%、10.2%和1.9%。
  上半年,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快速增长,贸易额达2011.3亿美元,占我机电产品贸易总额的20.2%,较上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64个沿线国家中有37个国家与我国机电产品贸易额实现正增长,其中21个国家实现两位数增长。排名靠前且增长较快的有新加坡238.2亿美元(17.2%)、越南196.2亿美元(25.2%)、沙特阿拉伯51.3亿美元(22.9%)、巴基斯坦30.9亿美元(32.9%)和科威特11亿美元(45.6%)。
  大类产品出口稳定增长
  上半年,27大类机电产品中,有18类产品出口增长,出口额占比60.9%;仅有9类产品出口略微下降,出口额占比为27.8%。出口额较大的前10大类产品中,有7类产品增长,分别为通信设备及零件(954.9亿美元,14.8%)、电子元器件(708.9亿美元,2.2%)、电工器材(479.2亿美元,1.6%)、日用机械(364.9亿美元,13.2%)、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附件(292.0亿美元,5.2%)、机械基础件(254.8亿美元,6.5%)和船舶、船用设备及其零附件(152.7亿美元,6.8%)。自动数据主力设备及其零部件(875.5亿美元,-11.8%)、家用电器及零件(286.9亿美元,0.4%)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及零件(177.5亿美元,-4.0%)出口有所下降。主要产品出口特点如下:
  占机电出口额1/3的电子信息产品(包括通信设备、自动处理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出口2007.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行业技术发展、功能融合和网络化导致部分产品消逝,例如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不断侵蚀其他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份额,1~6月除手机增长19.8%外,其他主要产品出口均有所下降,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彩电分别下降13.4%、15.3%和8.6%,数码相机的出口额较2012年同期下跌近60%。受智能产品进入成熟期、消费市场饱和、产业转移、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电子信息产品增速持续回落,预计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

  汽车整车出口增速放缓,发展潜力较大。上半年汽车整车出口64.4亿美元,增长4.2%。其中大中型客车表现优异,占全球出口的17.5%,稳居全球第二位,随着竞争力不断提升,与第一位日本的差距由2012年的6.9个百分点缩小到2014年的1.6个百分点。小轿车是我国当前主要出口车型,出口15.8万辆,出口额13.9亿美元。但目前我国小轿车自主品牌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只能与国际一线品牌的二手车竞争,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不到1%,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增长。上半年铁道及电车道机车、车辆出口15.8亿美元,增长21.7%。我国轨道交通行业产业链完整、制造周期短、性价比高,产品已出口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发展的重要行业,但行业进一步发展也需逐步解决核心关键技术不足及发达国家市场认证复杂等问题。
  机电外贸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部分行业国内产能过剩与国际需求下降的矛盾突出。一方面我国部分行业产能扩张较快,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电力设备、光伏等行业产能占全球比重均超过50%,部分产品可达到70%,严重依赖出口;但全球经济分化调整加剧,国际有效需求不足,发达国家市场中仅有美国的经济形势较好,欧盟和日本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初步企稳回升,但需求仍较弱,新兴经济体经济下滑,需求明显降低;我企业订单下滑、出口不振等问题在相关行业比较明显。以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行业为例,因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今年大部分企业都延长了高温假,开工的企业也是“上二休三”,开工不足问题突出。
  成本上升与企业利润下降的矛盾未得到缓解。用工、营销成本增长和汇率波动是影响当前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我会近期调研显示,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表示用工成本有所增长,其中30.6%的企业表示增长10%以上;近八成的企业认为外贸营销费用增长,其中31.7%的企业表示增长10%以上;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维持稳定态势,而欧元、日元对美元分别贬值10%和3.5%,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随美元走强,我产品竞争力受到明显影响。同时,受汇率波动影响,国际买家延迟付款、拖欠货款、提货滞后的现象明显增多;采购商下单更加谨慎,企业接长单、大单意愿普遍不高;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价格谈判和汇率锁定方面困难重重,各主要行业企业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这一点在生产周期较长的工程机械等行业表现尤其突出。有2/3的受访企业认为利润率低于上年同期,其中15.2%的企业认为利润率较上年同期低10个百分点以上。不缺订单,但每单利润很低,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融资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善,严重制约企业创新。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是制约我国机电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贷款是当前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受复杂外贸形势影响,当前银行授信评级更加看重企业的规模、利润增长率和优质的不动产资源,企业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表现为企业难以满足抵、质押条件,难以落实担保并获得中长期贷款等情况;与此同时,融资实际成本不断提高,表现贷款利率明显上浮、中介费用难以取消,隐性成本不断增加。银行限期收贷、拒贷现象严重,有的企业因难以申请贷款致使资金链断裂,经营主体流失。有的企业为维持生产,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或互保筹集资金,巨额的利息压力大幅度削减了企业的利润。受此影响,企业品牌创新和技术研发意愿进一步减弱,自主品牌建设滞后,企业创新任重而道远。
  部分行业初现向外转移趋势。以笔记本电脑、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占据全球50%以上的出口额,但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随着中国综合成本上升、中国手机市场增速下降、国际贸易壁垒增多等综合因素影响,部分外资企业向东南亚等国进行产业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富士康计划未来5年在印度开设10~12个工厂,初步投资将达到20亿美元;2014年三星在越南投资50亿美元建设两座工厂,未来将把三分之一的产能转移到越南。从海关数据看,2014年美国从越南和墨西哥进口个人计算机分别增长40.6%和30.5%,从中国进口额却下降2.6%。同时,产业转移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下降、进口需求降低,是导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下降的重要原因。
  下半年机电外贸形势仍存压力
  下半年,受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国内市场缺乏有效需求、国际需求低速增长等因素影响,我外贸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我会对占机电产品出口额较大的20种商品(约占机电商品出口总额的86%左右)全年出口情况进行了预测,其中通信设备及零件预计增长15%(主要是手机的拉动作用),机床、日用机械预计增长20%左右,汽车、机械基础件、轻工机械、船舶预计增长7%~10%,电子元器件、家用电器发电机组出口规模基本不变,而自动处理设备及零部件、光伏电池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考虑外部环境、政策等因素,预计下半年外贸形势将好于上半年,2015年全年出口预计增长3%~5%左右。

 
关键词:机电产品 装备制造业 国际需求
上一篇:机床企业加大对机床再制造行业的投入
下一篇:长泰联手兰州理工大学 打造高端阀门产业
相关链接
·机床企业加大对机床再制造行业的投入
·媒体:西屋研发出用于反应堆冷却剂泵新型密封环
·沙市钢管厂螺旋钢管智能化焊接效果好
·“机器换人”转型升级热潮 浙江企业纷纷进行设备“大换血”
·核电行业进入第二春 装备类企业迎订单拐点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阀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100589139@qq.com
国内泵阀区域市场推荐
·上海泵阀交易市场   ·永嘉泵阀交易市场   ·龙湾泵阀交易市场   ·台州泵阀交易市场
·富阳泵阀交易市场   ·天津泵阀交易市场   ·自贡泵阀交易市场   ·北京泵阀交易市场
·福建泵阀交易市场   ·河南泵阀交易市场   ·江苏泵阀交易市场   ·泊头泵阀交易市场
 最新图片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新闻>>
 
龙湾两家阀门企业正
 
瑟维斯泵阀&浙工大超
 
中核科技组织开展基
 
华电数控客户莅临考
 
践行公益初心 彰显央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的所有资讯,版权均属中国泵阀网所有,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泵阀网,http://www.zgbfw.com。违者必追。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最新资讯
·龙湾两家阀门企业正书写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
·瑟维斯泵阀&浙工大超低温氢能源阀门项目启
·中核科技组织开展基层党务培训
·华电数控客户莅临考察,共探阀门专机智造实
·践行公益初心 彰显央企担当 哈电阀门组织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冷却设备分会2025
·沪东阀门开启高质量国产化超低温阀门实船应
·艾坦姆开展系列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南方泵业国家级“泵制造智能工厂标准应用试
·英北阀门以“智造”锻造独门绝技
  最新供应 更多>>
  泵阀标准 更多>>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阀门公称尺寸和阀体端
·疏水阀原理和结构形式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辅助连接壳体承插焊有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 辅助连接壳体螺纹有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焊接端部尺寸
·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铁制旋塞阀
·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铁制隔膜阀
·阀门标准之蝶阀常用标准
  泵阀招标 更多>>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陕西省宝鸡市渭滨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云南省楚雄彝族自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云南省临沧市20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湖南省益阳市大通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湖南省永州市宁远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湖南省益阳市大通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湖南省益阳市赫山
【招标】 招标:项目标题:湖北省孝感市公共
  招聘信息 更多>>
业务销售  东莞市雅高通风设备制造
销售经理  重庆霞诺飞协泵阀制造有
数控车工  重庆霞诺飞协泵阀制造有
空压机业务员|销售员|销  上海京雅机械有限公司
空压机保养|维修|售后服  上海京雅机械有限公司
销售代表  上海川速阀门有限公司
文员  温州镒多陶瓷阀门有限公
  泵阀诚信会员推荐
 ·东光阀门(温州)有限公司_硬碰硬高压双向蝶阀
 ·永嘉县晨正阀门制造有限公司_减压阀_水力控制
 ·欧拉姆阀门科技有限公司_好阀门柔性造
 ·上海厚浦阀门有限公司_电磁阀
 ·上海泉享阀门有限公司_蝶阀_刀型闸阀
 ·浙江兰初自控阀门有限公司_气动调节阀_电动调
 ·浙江聚富阀门有限公司_Y型截止阀_料浆阀_放
 ·浙江豫诚阀门有限公司_球阀系列
 ·浙江恒宜阀门有限公司_软密封蝶阀_气动蝶阀_
 ·永一阀门集团有限公司_平行式双闸板闸阀
 ·百强阀门集团有限公司_高温高压电站阀_闸阀_
 ·浙江纽顿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温州逸捷阀门有限公司_疏水阀
 ·浙江亿核阀门有限公司_陶瓷球阀_陶瓷闸阀
 ·浙江亿核阀门有限公司_陶瓷阀门
 ·浙江天洲流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