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DP增速在已经连续3年超过10%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增长率又达到了10.9%。在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下,我国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今年全年增长率的估测值为10.5%,明年保持在10%或接近10%的水平上。在日前社科院公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6年秋季报告”作出了这样的预测。
该报告也提醒,今明两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明年的实际投资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上,但投资反弹压力仍大,必须缓解投资在GDP中的比例持续攀升的问题。
报告认为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局面。预计2006年和2007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动将分别为0.7%和0.6%,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将分别为1.3%和1.1%,投资品价格指数上涨率仍然略高于消费价格指数。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仍可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分析,外贸高增长、高顺差的“双高”局面在2006年和2007年将继续下去,预计2006年的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都分别达到22.5%和26.7%左右的水平,全年贸易顺差将超过去年,达到1500亿美元创纪录水平。2007年将有所回落,受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外贸顺差将有所下降,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22%和15%,但顺差仍有可能超过1200亿美元。
尽管2006年宏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报告也指出,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第一,与消费需求增长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偏高,投资增长存在反弹压力;第二,与生产增长速度相比,货币信贷供给增长速度偏快;第三,外贸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继续扩大使对外贸易的不平衡压力加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第四,房地产行业中存在着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稳定。此外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增大的问题仍然突出,涉及人民群众利益方面还存在不少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该报告还特别强调要防止过度投资引致出现新的产能过剩。2006年初投资增长速度的再度加快,直接吸纳了上游产业可能出现的过剩产能,并激起上游产业部门的再度扩张。投资的高增长只是暂时掩盖了由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这种供求关系短期平衡的恢复是以未来更为严重的不平衡为代价的。如果不加强宏观调控,把过快增长的投资稳定下来,未来将会面临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